天山作证
——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公司创业发展纪实(上)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4.11.10 记者:王俊本 谭勇
茫茫戈壁为屏,巍巍天山作证!横贯东西,绵延千里,中部以占其面积三分之一的天山为分界线,新疆境内形成“三山夹两盆”的奇观。
仰望天山,山顶白雪皑皑,常年不消,唯有抗风耐寒的雪莲花傲雪盛开,迎寒吐艳。
天山南北,荒漠戈壁之中,28家煤矿、工厂生机勃发,那是河南能源人正在绘就的宏伟蓝图。
世界500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下属新疆公司,作为我省最大的在疆企业,6年来,5000多名中原儿女远离家乡,扎根边陲,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创造了令人震撼的“新疆速度”。
短短6年,新疆公司煤炭产量由最初的10多万吨攀升至10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飞跃至100亿元以上,为新疆安置少数民族就业1500余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赞扬:“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是一个战斗力很强的大企业。”
近期,记者专程远赴新疆,行程万里,行走天山,穿越戈壁,横跨荒漠,走进新疆公司的一家家企业,探询其快速发展的轨迹。
形势逼人,必须抢抓机遇。面对省内煤炭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对资源型企业来讲,“走出去”战略是不二选择。
河南是煤炭生产大省,煤炭产量曾19年蝉联全国第二位,长期以来源源不断为华中、华东地区供给大量“工业粮食”,那些年曾经风光无限。进入新世纪,河南开始由煤炭外销大省变为煤炭净调入省,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后备资源危机初显。
这一点被省国土资源厅发布的河南省18个矿种资源调查结果所证实。截至2009年底,全省煤炭累计查明资源储量284.54亿吨,其中已经消耗40.57亿吨,保有243.97亿吨。依照2009年底煤炭矿山企业生产能力推算,仅能再开采50年。
“作为不可再生能源,煤炭企业如果没有雄厚的煤炭资源做后盾,很难有发展后劲。”河南能源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祥恩坦言。基于此,当其他煤炭企业还在自我陶醉时,按照当时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要求,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永煤公司早在2002年就确立“立足省内、走向全国、拓展海外”的资源整合战略,贵州、新疆、内蒙古等煤炭资源大省被纳入视野。
当年,“抢滩”贵州,永煤公司已经盘下近30亿吨储量优质煤炭资源,年产1500万吨生产能力的矿区雏形初现。
是小富即安还是继续开疆拓土?公司决策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强煤炭主业,必须大胆“走出去”,开辟建立新的煤炭基地。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国家产业援疆政策相继出台,“掘金”新疆时不我待。
从2008年起,按照省委、省政府“产业援疆”的要求,永煤集团、义煤集团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前身企业相继派出一支支援疆队伍,奔赴大西北,开辟新的创业战场。“如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新疆作为连通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新疆公司发展后劲十足。”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新疆公司董事长贾修启言语中充满自信。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六年间以令人称奇的“新疆速度”,竖起在疆豫企的一面大旗。
2008年的春天,一群河南能源人离别亲人,离开故土,踏上远赴新疆的列车。现任新疆公司总经理的张建勋也在其中。
至今让张建勋记忆犹新的是,由于入疆时间晚,下属企业少,煤炭资源占有量低,工人素质参差不齐,起步之初困难重重。
“在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入疆前,几乎国内央企和知名大型煤炭企业都已在新疆进行战略布局。”张建勋用数据证实了这一点,在新疆较高知名度的大型煤炭企业超过百家,参与煤炭开发的央企达31家,仅世界500强企业就多达19家。
强手如林,何以立足?新疆公司果断调整战略,提出整合优质资源做强新疆公司、上大项目做大新疆公司的“两轮驱动”战略。
在南疆阿克苏地区,出拜城县一路向西北方向,沿途尽是戈壁地貌。距离县城60公里、海拔2400米天山南麓拜城县铁热克镇东北部山区,坐落着拜城县众维煤业有限公司。这个几年前曾是年产3万吨的小煤窑,如今已成为年产90万吨的国家一级质量标准化矿井。
“这是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新疆整合的第一个煤矿。”在现代化的主井口,张建勋感叹道。自此,新疆公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寻找“休克鱼”,在南北疆拉开整合优质资源大幕。接下来,音西煤业、龟兹矿业、众泰煤焦化、永宁煤化等先后纳入新疆公司旗下,改造升级随之展开。“整合一个矿就救活一个矿”在新疆当地传为佳话。
龟兹矿业位于古籍记载中龟兹国旧址,《西游记》传说中的女儿河与库车河在这里交汇。“2008年,龟兹矿业还是一个从年产3万吨向9万吨技改的小煤窑,采用落后的炮采炮掘工艺。”龟兹矿业董事长兼总经理吕目晓告诉记者,经过改造升级,去年龟兹矿业标准煤产量达到400多万吨,实现利润2.1亿元。
前不久,国家批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2个矿区。其中,龟兹矿业进入阿艾矿区总体规划,众维煤业和音西煤业进入拜城矿区总体规划,潘津煤矿和新龙煤矿进入伊北矿区总体规划,芨芨湖西矿井进入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二道沙梁煤矿进入老君庙矿区总体规划,沙尔湖露天煤矿进入沙尔湖矿区总体规划。
如今的新疆公司,煤炭年产量由最初的10多万吨猛增至10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急速跃过百亿元大关,产业涉及煤炭、焦化、煤制天然气、火电、物流贸易等,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
“从零开始,向零奋斗”,在这里是雷打不动的铁律条。安全为本,赢在执行,这是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用海尔总裁张瑞敏这句名言来形容新疆公司抓安全生产再贴切不过。
在文化厚重的华夏腹地,“从零开始,向零奋斗”、“不要一两带血的煤,不进一米带血的巷道”等安全理念在河南煤炭行业已是耳熟能详,“012345”安全管理模式是被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全国煤炭行业推行的特色名片,这一切源于安全的“零”的神话被河南能源人变成了现实。
岁月轮回,河南能源人带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来到了新疆这片创业沃土,“零”的神话在新疆公司得到了印证和延续。六年间,公司事业不断壮大,员工不断增多,年采煤量过千万吨,12对矿井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安全事故,矿工无一人因生产事故死亡。
“我们常说‘生命至高无上,安全生产第一’,如何落到实处?这就要对生命充满敬畏和尊重!要把员工当亲人、当兄弟,带着感情去抓安全,真较真,不糊弄,铁制度,硬执行!”谈及安全生产,贾修启掷地有声。
入疆初期,面对整合矿井设备、管理、技术的空白,在继承河南能源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先进的安全管理模式的同时,新疆公司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了“1211”的特色安全管理模式,即以新疆公司为主体,以南北疆为两翼,辅以南疆安全工作站和安全救护大队,真正把安全当作“一号工程”,打造安全“金字招牌”。不管功劳多大,职位多高,安全出了事“一票否决”。
新疆公司深入推进“双基”和质量标准化建设,大力推进“一矿一策”、“三盯三对照”、“三不三直”等安全管理举措,真整合,真投资,真管理,真负责,真安全,对整合矿井进行改造升级。同时,坚持“多上设备少上人”,新疆公司累计投资10多亿元,引进9台综掘机,6套综采设备,采煤机械化率已达100%,掘进机械化率达90%以上。
向管理要效益,成绩让人欣喜:接管音西煤业仅34天,一次性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三级复产联合验收,成为近年来唯一一家一次性通过综合性复产验收的矿井。
短短一年,使有着55年历史且濒临倒闭的康苏煤矿重新焕发青春,带动了整个克州煤炭产业的发展。
不到一年,众泰煤焦化从一座30万吨的淘汰小洗煤厂升级改造为60万吨煤焦化暨180万吨选煤厂的现代化焦化企业,成为当地政府“打造新型工业化、全面转型发展的重点工程”。
“目前,新疆公司所属矿井由刚开始年产3万吨、9万吨的小煤矿,通过技术改造所有矿井已全部实现了综采综掘,变为高产高效年产90万吨的现代化矿井。”新疆公司党委书记李双才说。
今年6月公布的2013年度全国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名单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有9家单位上榜,新疆公司独占三席,众维煤业、音西煤业、龟兹矿业名列其中。
三年发展靠机遇,十年发展靠战略。立足煤炭,超越煤炭,倾力打造四大基地,为豫疆两地发展提供能源支撑新疆公司如何实现持续稳健发展?河南能源人首先想到的是延长产业链,在煤炭深加工上做文章。在新疆这片广阔天地中追梦的河南能源人,以“新疆速度”已经实现了近期目标,如今正以发展眼光规划着远景目标——立足煤炭,超越煤炭!
去年9月,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在新疆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241亿元的新疆龙宇能源准东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奇台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首获国家批复的准东煤制气7家单位之一,这让新疆龙宇能源准东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韩玉峰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
“目前,河南每年天然气消费量在65亿立方米左右。项目投产后,通过西气东输,4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全部输送河南,这将大大缓解河南天然气紧张的局面。”韩玉峰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早在2011年,河南省政府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签署《能源战略框架合作协议》,支持河南省骨干能源企业参与“疆电东送”配套电源建设。河南省作为哈密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受端省份,总投资约50亿元的河南能源哈密大南湖2×660MW煤电一体化项目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支持项目,获大南湖东六区约19.6亿吨的煤炭作为配套资源。
“毫无疑问,这有利于优化新疆电源结构,促进新疆优势资源转换,并满足河南电网未来电力负荷增长需要。”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哈密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冠秋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哈密南至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直供河南,每年可向河南提供超过400亿千瓦时电量,相当于输送2000多万吨标准煤。
六年风雨兼程,六年砥砺奋进。新疆公司目前拥有煤炭资源储量191亿吨,28个子公司、7000余名职工遍布乌鲁木齐、哈密、吐鲁番、阿克苏、昌吉、伊犁、克州、塔城等地。
“到2020年,新疆公司将斥资千亿元,建设具有自治区一流水平、行业竞争力强的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重点打造四大产业基地,即把库拜地区建设成为煤焦化基地、伊犁地区建设成为高新技术化工基地、准东地区建设成为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基地、吐哈地区建设成为疆煤内运和疆电入豫基地,届时实现营业收入400亿元、利税100亿元的目标,解决当地2万人的就业问题。”贾修启向记者描绘出新疆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
天山作证,务实重干的河南能源人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远见卓识的河南能源人正朝着产业援疆、产业兴疆、产业稳疆的更高目标迈进,在天山南北谱写出一曲人间壮歌。